青岛科技大学 合作发展处 校友工作办公室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之窗

校友服务

校友风采

校友刊物

校友企业

活动照片

【校友风采】杨树仁

日期:2025-06-30 08:42

校友简介:杨树仁,我校1988级化工机械专业校友,现任山东默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赫尔曼·西蒙商学院发起人、国家卤水制盐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在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我是1988级化工机械专业的校友杨树仁。今天,怀着无比激动和自豪的心情,回到母校,站在这个充满荣光与希望的讲台,与风华正茂的你们共同见证这一人生重要时刻,我感到万分荣幸!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校友,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学弟学妹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同时,向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是你们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培养,为我们插上了追梦的翅膀!

刚才,陈克正校长在讲话中以我为例分享优秀校友成长经历,并特别提到今年4月,学校帆船队驾驶着“默锐号”勇夺2025城市俱乐部国际帆船赛双冠的喜讯。这份将校友企业与母校荣誉紧密相连的深情,让我倍感温暖与振奋。对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感动,并永远感激母校。我的家人和默锐全体同仁也都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正如陈校长所言,在这个充满变革与不确定性的时代,面对诸多"不可能"的质疑,青年人该如何破解困惑、迎接挑战?如何开创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我想结合默锐科技扎根卤水产业链的实践,与各位同学分享三点感悟,希望能为你们的前行之路增添一份力量与信念,在时代浪潮中书写新一代青科人的精彩篇章!

一、脚踏实地 实业报国:在“隐形”中锻造冠军的脊梁

从青岛科技大学毕业后,我追随祖辈和父辈的足迹,来到了寿光卫东盐场担任技术员,并在1993年主导参与了一个精细化工项目的设计和建设。 然而,因技术与经营困境,价值百万的资产陷入闲置。面对困局,1995年底,怀着一份盘活闲置资产、重启搁浅项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带领着15个兄弟,凭着仅有的30万元周转资金,开启了从0到1的创业之路。默锐科技,便从守护这片“卤水”资源、盘活闲置资产的使命中诞生!

与同行相比,默锐不具备任何的天然优势。我们没有一寸盐田、没有一两溴素,却打造成为卤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古海水创新应用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经过二十多年的深耕创业,逐步形成“卤源新材料、海洋大健康、生产服务业”三大业务赛道布局,目前有11项产品居全球领先地位!产业基地覆盖山东、内蒙古、江西、黑龙江等地,构建起全球化市场网络,默锐案例成果赢得EFMD国际隐形冠军案例大奖,并被录入哈佛商学院、毅伟商学院和中欧商学院案例库。

“要么第一,要么唯一”——这不仅是默锐科技探索蝶变的核心驱动力,更是我们这一代人对“科技自立自强”的躬身实践! 学弟学妹们,未来的竞争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无论你们投身科研、工业、新兴产业还是其他领域,请牢记:真正的价值,在于你在国家发展最需要的地方,解决关键痛点,锻造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沉下心来,做深扎祖国产业沃土的“深耕者”,以专注和专业,撑起民族工业的一片坚实天地!

二、直面挫折 守正创新:激活千年智慧,赋能时代新章

创业之路举步维艰,但在创新面前任何困难都是纸老虎。默锐公司走到今天,经历了三死三生,每次挫折都是一次重生。“问题产业化”的发展思路,让我深切体会到:技艺的生命力源于敬畏与传承,而其辉煌的未来,则在于创新与转化。我们要善于将平时的“绊脚石”变成人生路上的“垫脚石”,把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烫手山芋”变成“香馍馍”。

默锐始终秉承强链延链补链策略,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打通卤水从生产、生态到生活的全产业链条,推动了传统产业的“颠覆性”转型升级。卤源新材料方面,通过持续技术攻关,金属钠成功升级为应用于第四代核电站的“核级钠” ,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了新能源材料的绿色循环产业链,实现了从一粒渣盐到核电航天的华丽蜕变!海洋大健康方面,“水土盐六产格变”突破了古海水高值化综合利用的工程难题,让传统卤水制盐技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承载千年文明的卤水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高端海洋健康产品,焕发出服务现代生活、推动产业升级的蓬勃生机!

亲爱的同学们, 无论你们未来在哪个领域施展才华,请务必珍视并深植于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沃土,扎根于你们在母校锤炼的专业根基!在敬畏传统中汲取先贤智慧,在锐意创新中勇立时代潮头!让“守正”的根基更稳,让“创新”的活力迸发,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注入你们澎湃的青春动能!

三、怀揣梦想 终身学习:以奔跑姿态,拥抱百年变局

走出校门时,我曾以为学习告一段落。默锐科技的发展历程深刻教育了我:在知识爆炸、技术迭代加速的今天,停止学习就意味着落后,就无法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2011年,我以“学生”身份远赴维也纳参加隐形冠军论坛,如饥似渴地学习全球前沿理念;2018年,怀着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使命感,我邀请西蒙教授共同创立了全球唯一的赫尔曼·西蒙商学院,将“专注、全球化、持续创新”的隐形冠军理念系统引入中国,赋能本土中小企业成长。从学习者到传播者,不变的是对进化的渴望和产业报国的初心。

亲爱的同学们,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要感恩母校,铭记母校的培养。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培养了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忘记母校的培育之恩。一入青科门,一生青科人,希望同学们时刻关注母校的发展,用你们的卓越成就为母校增光添彩,将青科人的精神代代相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