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 合作发展处 校友工作办公室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访谈】于鲁青:慈善不需要做给任何人看

日期:2018-05-11 00:00

 无论是高山流水,还是下里巴人,艺术总会表现出人们最真实的东西。而89级工艺绘画专业毕业生,加拿大易慈善国际公益组织主席于鲁青的人生就像艺术。在她的世界里,做慈善,不是为了别人的称赞,随心、随性就好。 

  人生要有价值 

由于毕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加拿大发展,在加拿大的所见所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于鲁青。“在加拿大,很多人都有做公益的意识。”她回忆到,冬天的加拿大很冷,但是在十字路口,总能看见很多老年人自发地在孩子们上下学必经路段维持交通秩序,很多胡子长的老人家在雪中都会变成“圣诞老人”,但他们依旧风雨无阻。 

这种做公益的意识感染了于鲁青,当看到自己的祖国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时,她立即联系了自己的大学同窗好友:89级工艺绘画专业的张忠雷与89级装潢设计专业的王菲。三个人一拍即合,他们觉得在这个年龄,应该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于是,他们就把公益与艺术相结合,在多伦多创办了易慈善国际公益组织。 

易慈善的目的是把国内的艺术家推向国际,把国外的艺术家介绍到国内,同时帮助弱势群体。现在易慈善的救助主要分三个类型:突发性自然灾害、少年儿童弱势群体、野生动物保护。 

“我们这个公益组织,是一个纯艺术、纯慈善的组织。”在不久前举办的慈善晚宴上,1000多名华人精英参与了中央美院王晓伟老师作品的拍卖,而所有得来的钱,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有了民汉集团在背后的支持,我们没有资金压力,同时也是为了实现我们同学三人共同的美好愿望,所以我们现在甚至以后都会将所有得来的钱用在做慈善上。” 

在于鲁青和她的朋友们看来,做慈善的过程就是净化心灵的过程,同时又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这让他们很享受。 

  真正热爱艺术 

于鲁青的学生时代是纯真的,也是值得怀念的。可能是艺术类学校的原因,学校里的艺术氛围很浓厚,同学们都是在专心地学习画画。即使毕业了很多年,在他们自己的校友群中提起学生时代,所有人都表示对当时的岁月很留恋,青春真的很美好。 

谈到为何选择美术这条道路的时候,于鲁青表示单纯是出于爱好。她说:当时自己选择专业单纯就是为了爱好,没有考虑就业,没有在乎前景,选择只是因为自己喜欢,随心走。” 

对她而言,美术的概念很广,在生活中只要感觉美的东西,她都称之为美术。她认为美术不应该有定义,因为定义是冷冰冰的条例,而真正的美术是有生命力的。艺术也有喜有悲,而这喜悲来源于搞艺术的人。所以走艺术这条路的人,必须要热爱艺术,只有真正喜欢艺术,才能更轻松地走下去。如果搞艺术的目的单纯为了谋生,那你的作品会毫无生机,走下去也很吃力。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有你们 

有争吵,为了一件事情拍桌子、吹胡子瞪眼;有快乐,开心的片段数不过来,这就是于鲁青、张忠雷、王菲这三个人相处最真实的写照。在于鲁青的世界里,最值得珍惜的就是成立易慈善并为之奋斗的岁月。 

学生时期虽然很快乐,但是总感觉缺了一些东西。现在有了共同目标做事,日子过得更加充实,缺少的东西似乎被找到了。他们从青岛、济南甚至是国外聚到一起。很多人不理解这三个人,不明白他们到底为了什么在坚持。但他们心里清楚,做成一件事很难,所以他们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学习,坚定走下去。 

对于未来的生活,于鲁青表示,会把慈善当作一件很轻松很美好的事情,和自己一辈子的朋友一起做下去。她一直坚信:对于慈善,是不需要宣传的,喜欢就加入我们,我们也不会要求任何人为慈善出力,外人是我们无法左右的,我们只能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也必须做好我们的事情。 

“世界上所有美的事物都可以被称为美术。”于鲁青寻找美术的路途,不仅是在现实生活中,更是在精神世界中。她说,做很多事情,可能不会有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结果,可能你并不会因为做过这件事情名垂青史,但是,随心、随意、做过,足矣。 (学生记者 王炜杰 指导老师 李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