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1986届无机化工专业校友解为清,现任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教授级高工。东华科技隶属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源于1963年成立的原化工部第三设计院,拥有国家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
工作33年来,解为清历任主任工程师、项目经理、施工管理部主任、项目管理部主任、技术总监等多种职务。无论身处哪个岗位,他都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始终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
积极钻研 兴趣使然
1986年7月,刚被分配到化工部第三设计院的解为清,进入工艺室从事化工设计工作,每天跟着师傅学习如何进行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在校所学的基础理论为他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设计中遇到难题,他经常请教师傅或者自己查阅资料,孜孜不倦地学习,提高自己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大学学历是他入职的敲门砖,但之后的发展就要靠个人自身的努力。事实证明,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每个人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迅速,尤其是从事技术工作的人,要怀着对工作的极高热忱,保持再学习的状态。学无止境,奋斗不止。
解为清在工艺室度过了人生中重要的20年。从事过咨询、研发、设计、校核、审核等多项工作。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他经常需要出差,如果碰上爱人同时出差,只能把年幼的孩子送到同事家去请求帮忙照看。
在家人和亲友的支持与鼓励下,解为清专心投身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取得优秀的成绩。获得过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优秀工程设计奖等多项奖励,拥有6个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立足本职 兢兢业业
2008年,解为清离开工艺室成为项目控制部副主任,主要负责公司生产的管理和协调。随后又经历了几次人事调动,包括PMC管理中心、施工管理部、项目管理部等,在公司的多个岗位上打拼过。
在担任施工管理部主任时,他时刻担心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每天睡觉都睡不安稳。他平时上班穿着公司本部办公室的工作服,收到通知就立刻换上工地工作服,头戴安全帽跑到工地上去。
“在任何岗位上皆是如此,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解为清说。作为一个总承包项目的负责人,他需要管理总包、分包队伍近千人,还要与消防、环保、质检、监理等单位多方进行协调。一个大中型总承包项目一般需要2至4年才能完成,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要投入在项目上,这对每个人都是极大的考验。
解为清负责的第一个工程总承包项目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神华煤制油项目。他作为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连续数月没有回家。当时他即便身体不适也没有耽误工作,一边打着吊瓶一边在工地坚持工作。那段时间还正赶上孩子高考,他只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几天时间陪陪孩子送孩子去高考,随即又立刻回来投身工作。解为清将自己的汗水洒在工地,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最终圆满完成项目既定目标,获得“优秀项目经理”称号。
同舟共济 奋斗不辍
同事们眼中,解为清为人谦和,工作勤勤恳恳,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很强。工作30多年来,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他与团队始终对公司高度忠诚,始终对公司的未来寄予厚望,并且愿意为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他表示,只有公司发展得好,个人才能有好的发展平台。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不能为了个人利益伤害集体利益,要在最大程度上维护集体利益不受损失。
解为清告诉记者,工作后大家是一个团队,团队精神尤为重要。一个不合群的人很难有所发展,协调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至关重要。协调是一门学问,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事情的解决可以用项目管理的思维来进行,可以从小事中逐渐摸索,总结经验,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解为清这一代人从小吃苦,他一直特别珍惜自己考上大学的机会,时常回想起在青岛化工学院读书的点滴,十分感激母校的培养。如今随着各行各业的项目化管理不断深化,他建议大学生应当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项目化管理的意识,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他表示,提高情商与组织协调的能力,比起专业课得高分更加重要,影响也更为深远。 (学生记者 巩薇 指导老师 李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