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激发高校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在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2018年7月至10月,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首届在青高校“十佳思政名师”和“十佳辅导员”评选活动。我校高分子学院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总支委员徐华荣获“十佳辅导员”称号。
徐华,男,中共党员,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现任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总支委员,19个班556名学生辅导员。
那一次见证,他坚定了一名党员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信念
“非典”那年,徐华正读研究生,很多人对宿舍、实验室等人员密集区避而远之,他的辅导员却奔波其间,为心情焦虑的同学送去关怀。看着老师温暖的笑容和贴心的陪伴,他感受到一种无声的力量和强烈的使命召唤,萌生了做辅导员的念头。他相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事业。
那一次经历,他成立了学校首个心理类学生社团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海南的同学。这位同学自高中起就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升入大学后状态不稳定,虽做过辅导,但收效甚微,甚至留下遗书服用降压药自杀。徐华了解到情况,积极助其治疗,那段时间与他同吃同住,以朋友的身份倾心交谈,细心观察其心理状态,正是这种朋友式的贴心关怀,使学生的状态逐步稳定好转,得以回家静养调理;离校期间,徐华也一直与该名同学保持沟通。后来,这名学生顺利返校学习。正是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于是他成立了学校首个心理类学生社团。
那一次交流,他搭建了人文与理工的融汇沟通之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徐华常感到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薄弱。鉴于此,他尝试举办人文讲座,起名为“超越梦想”,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人大代表、院士等专家学者的魅力。调整岗位后,“橡尚论坛”应运而生,美国工程院院士、杰出校友等逐一登上论坛,搭建了“橡胶黄埔”校友(企)互动平台。
那一次体验,他踏上了辅导员工作的创新之路
十几年来,徐华开创了“橡飘万里”、“迎七一、学党章”、“绿色中国梦”、“巨型学生证”等活动载体,迎新创新活动“温馨小屋”成为校史上首次被青岛电视台卫星直播的活动,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社通稿、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180余次。创新互动带给他很多收获与思考,宣传围绕学生开展的活动像隐形翅膀,使思政教育飞入学生心中。
那一份坚守,他照亮了学生前行的路
做学生工作有啥独门绝技?徐华说,就是坚守,舍得投入时间,乐于跟学生交朋友,没有捷径。开通“24小时电话”,给每名学生修改生涯规划,被“山东高校辅导员名师—肖强工作室”吸收为成员,重点研究学生成长面临的热点和难点……他忙的团团转,却乐此不疲。努力打造学工品牌,指明学生成长方向,他一直在路上。
那一份礼物,他收获了作为教师满满的幸福
教师节,徐华收到一份特殊礼物,一只碗和一个勺,一张便签儿写到:“老师,您再忙,也要记得吃饭!”这份暖心的小礼物让他热泪盈眶。更让他感到幸福和骄傲的是学生传来的声声捷报,学生秦洪庆、卢一宾、张飞继续担任辅导员……收到好消息的每一天对徐华来说都是节日,他张开双臂拥抱着作为一名辅导员的满满幸福。
(来源:青岛市教育局)
上一条:张艳慧:严格自律,求知不倦
下一条:董佳乐:感激一路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