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 合作发展处 校友工作办公室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校友新闻

志愿者:用青春活力诠释爱与希望

日期:2018-12-14 00:00

      他们,在远离城市的山村里奉献自己的青春,演奏着汗水与泪水的华丽乐章;他们,在日常校园与社区服务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描绘出青春与爱交织的温暖图画;他们,在各大赛会上奔波付出,用自己劳碌的身影跳出承担与奉献的青春舞曲。他们,就是青岛科技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们。 

多年来,科大学子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展现大学生志愿者的风采。在西部边疆、在贫困乡村、在赛场内外、在你我身边,都活跃着同学们奉献的身影

 西部支教放飞梦想 

从2012年起,每年我校都会有一批怀揣着梦想的热血青年踏上西部大地,他们在西部挥洒汗水、绽放青春,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就是青岛科技大学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 

每当谈起西部支教的时光,十八届研支团团长王景雯总是充满回忆:“一下车,当地人民就十分热情,不但带我们熟悉环境,还给我们安排条件最好的住处,这都让我们十分感动。”但村民们的热情并没有完全消除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到达山区的第一天,研支团就遭遇了山区停水的情况,那段时间大家每天忙得连饭都吃不上,在晚上十一点左右查完寝以后才能坐下来好好休息,又加上停水,晚上只能用几张湿巾来解决洗漱问题。”除了生活上的不适,还有一个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就是语言障碍,新生报到时我们需要与家长进行交接与交流,但大家一般都说方言,不好理解,很难去沟通、去交流。”王景雯如是说道。 

王景雯坦言那时候真的是一边流泪一边坚持工作。不过好在志愿者们出征前都统一接受过系统性的培训,培训主要包括三方面:教师技能的培训、志愿服务的培训与西部计划和政治理论的培训,这些完整的培训正是为了帮助志愿者们克服困难,以便能更好地为西部提供更优质的志愿服务而举行的。十九届研支团团长张旭说道“为保证西部支教质量,研支团每一位成员都是老师们经过严格选拔挑选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拥有丰富志愿服务经验的优秀学生。学校特别注重志愿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求我们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与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也鼓励我们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赛会来开阔眼界,进一步完善自己,用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来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中。” 

正因如此,面对各种困难研支团的成员才能迎难而上。语言不通,他们就用耐心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积极地与每一位学生及学生家长交流;教育水平低下,他们就在教学上下功夫,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为当地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日常生活有困难,他们就用笑容面对生活的磨练。困难总是与成长相伴,研支团的到来为当地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当地团组织提供了左膀右臂。 

在经历了这宝贵而短暂的一年之后,每一位志愿者都获益匪浅。就像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郑祺所说“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的支教生活已经过去,现在回想起那蓝天白云和孩子们纯真的笑容仍然内心澎湃。一年的志愿服务生活虽然条件艰苦,但这一段经历将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通过支教活动,研支团的成员们收获了宝贵的经验,磨练了自己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山区孩子们的纯粹给予他们心灵上的触动,使他们保持初心,脚踏实地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日常服务奉献汗水 

四方校区社团联副主席王明敏参加过许多志愿活动,其中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跟着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前往自闭症儿童医院照顾自闭症儿童。“上帝为你关掉一扇门,肯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孩子的聪明与坚强、志愿者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耐心照顾深深地震撼了他,让他更加坚定了走好志愿服务这条路的决心“我们身边有很多默默无闻但是一直坚持做公益的同学,他们将自己美好的青春奉献在了这里,他们是最伟大、最可爱的人,我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同学投身到志愿服务中来,时光流逝,这段经历都将是我们一生宝贵的财富。”王明敏说。 

为更好的让志愿服务走进日常生活,去年,由校团委主办,社团联承办创办了“公益月”,于每年的11月9日到12月9日举行,这也成为了青岛科技大学志愿公益事业发展的一个特色。 

谈起当初为什么创办“公益月”,崂山校区社团联副主席曹雯基回忆道“‘公益月’为公益社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提供了机会,既可以发挥志愿者的带动作用,又能够在整个校园里营造热心公益志愿的正能量氛围,这是创办‘公益月’的初衷。对社团来说‘公益月’也是一种传承。”第一届和第二届“公益月”的成功开办,使公益志愿社团的影响力覆盖了全校,曹雯基评价说:所有的公益社团都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和我们一起策划活动、一起宣传、一起做后期总结等等,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据曹雯基介绍,我校共有五个校级公益志愿类社团,这五个社团分工明确、各具特色,自成立以来在全校范围内影响力甚广。现在许多社团大方向都是向外走、向外发展,但我们五个社团不忘初心,首先都是以服务学校为主,比如义工社的‘洁美校园’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环保盒子’、给你的旧书找个家’活动和爱心社的爱心义卖活动等等,不仅方便了同学们,也为学校带去了美丽与温度。”同时,作为五个公益社团中最年轻的一个,过去的一年中,消防志愿者协会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为每一次大型活动的举办保驾护航,为校园服务做出不容忽视的贡献。 

“除校园服务外,在青岛市公益志愿事业中我们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曹雯基举例说,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其他高校合作举办的“环保海岸行”活动成为海岸线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老年公寓慰问活动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担当;爱心社举办的爱心家教活动与暑期支教活动引导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义工社长期宣传的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角膜和遗体捐献即“三项捐献”活动也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这一系列活动展现科大学子的风采,充分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甘于奉献的精神。 

公益不分你我,这五个社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公益志愿服务的机会,让大家可以参与进来,利用日常时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曹雯基在青岛科技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从大一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对这五个公益志愿社团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感慨道:做志愿者要从自身出发,主动去克服困难,我来这里就是奉献自己的,在这里我很开心,当自己的行动能够帮助到别人时,那么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型赛会绽放异彩 

不论是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亚欧数字互联互通高级别论坛会、中国财富论坛、第二届全国保密技术交流大会暨产品博览会等重要会议上,还是在啤酒节、海外院士行、山东省运动会、青岛马拉松等大型集会、赛会上,都充满了科大志愿者活跃的身影。他们为这些赛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现了科大学子的橡胶品格。 

第2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志愿者组织者李特说“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的感受到科大学子在志愿活动中的风采。因为这一次啤酒节的时间是暑期,很多同学都已经回家了,我们本以为这次志愿者招募会很困难,但是我们的信息一经发出,就有大量的人表示愿意参加。”他们在自己参与的志愿活动中任劳任怨,找好自身的定位,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遇到一些困难时也毫不退缩“在活动举办的时候天气比较炎热,很多同学都晒黑了,但是他们没有一句怨言。此次活动中的75名科大志愿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到了最后,这让我觉得科大志愿者真的很棒。” 

他们在志愿活动的准备阶段不断地丰富自己,参加各种培训,更好地为大会提供服务。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高素质人才,在一些重要赛会上充当交流桥梁的作用。在海外院士行活动中,我校志愿者利用自身较高的外语水平,积极承担院士与领队交流的工作,推动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我们学校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各种志愿活动中,我们会通过各种平台发布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很多人都会参与进来。对报名的志愿者进行选拔,然后统一组织培训,再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到赛会的各个岗位。志愿者们在这个过程中都很积极主动,表现的很好,我们受到来自多方的好评。”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主席徐港城说道。 

当问及志愿者在大型赛会中是一种什么样的角色时,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副主席徐占昭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志愿者是活动的一个参与者,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志愿者主要从事的是服务保障工作,相当于一个活动的后勤人员,比如接机、接站、引导、签到等工作。有的时候志愿者是赛会的一个门面,参加会议的世界各地的人对志愿者的第一印象也许会影响对青岛这个城市包括对中国的整体印象,还是比较重要的。” 

志愿者作为奉献者,在参加志愿服务的同时也会收获很多。徐港城坦言:做志愿者可以真正的为社会做贡献,更好地体现大学生的价值,还可以认识社会各界、不同高校的人,开阔自己的眼界,跟不同的人交流,更加丰富完善自己。”他表示我校志愿者都有着较高的思想觉悟,大多数志愿者参与活动的初衷都是为了奉献社会,为大型赛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校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工作也能够做到有始有终。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期间,有个别国家领导人到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志愿者们没有因此推卸责任,有三四个志愿者主动要求留下来继续等待,以保证完成这次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者代表着我校的整体素质与形象,在整个志愿活动中,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展现着青科大的风采。“付出和奉献是年轻人最美丽的两个标签。”青岛科技大学学生会主席董佳乐说:“参加志愿服务在满足了我们新时代大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良好愿望的同时,又增强了我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人翁意识,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进程。”(指导老师 唐雯)